從保護利用向傳承傳播延伸:文化交流打開世界“讀懂中國”之早餐加盟店窗

  • A+
當前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隨著全球一體化的到來,互聯網經濟的發展以及電子技術的突飛猛進,“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傳統觀念受到沖擊。在新視野下,文化遺產如何以保護為核心向展示與傳承多方面延伸,并將文化遺產價值向文化交流互鑒拓展,讓世界了解中國,讓中國更好地走向世界?   12月2日,在2021“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新視野下文化遺產的可持續發展”專題論壇及“文明交流互鑒與講好中國故事”研討會上,來自全國的專家學者、企業家代表各抒己見,共同探討文化遺產可持續發展思路及國際傳播水平的提升路徑。   文物綜合利用解讀中國的“窗口”   文物見證著人類歷史的發展,是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如何讓文物活起來,更好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于公共需求、促進文物事業健康發展與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更好地融合?   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理事長劉玉珠認為,文物事業是實現人類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重要內容,中國文物事業有信心、有責任為之貢獻力量和智慧。   “當今,文物的保護利用正在融入城鄉發展。不同時代、不同類型、不同地域的大型遺址,已從文物考古標準逐步走向了集大眾考古、城鄉景觀、休閑觀光等功能于一身的文化載體?!痹趧⒂裰榭磥?,“如果說中國田野考古是為中華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確立坐標,那么包括考古遺址公園等在內的文物綜合利用就是解讀中國、展示中國的重要窗口?!?   文物保護是文化遺產保護的一部分。文化遺產保護的最終目的是什么?針對這個長期爭論的問題,故宮博物院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文物學會會長單霽翔說:“保護不是目的,利用也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傳承。要把我們祖先創造的燦爛文化,經過我們的手健康地、完整地、真實地傳給我們子孫后代,這才是真正的目的?!?   “文化遺產保護與普通民眾的社會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這樣的情況下,文化遺產保護是億萬民眾都有權利和責任的一項事業。要把更多文化遺產保護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和受益權賦予民眾?!眴戊V翔也提到,文化遺產不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獨有的,它是人類共同的遺產,只有加強國際合作、共同努力,應對氣候變化等多種挑戰,才能久久為功。   文創產品傳播講好中國故事   “文化是創意的基礎,創意是文化賦能的手段,所以從事文化創意和文化創意產品,最根本的是要了解文化?!惫蕦m博物院原常務副院長王亞民曾見證了故宮文創的發展和成熟。   “故宮文創的基因囊括了元素性、可用性、故事性?!蓖鮼喢窠忉?,故宮文創無一物無來源,且產品需經過前期規劃、市場調研、專家篩選階段,與人們的需求相結合?!拔膭撘嗟匮芯咳藗兊纳钚枨?,與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相結合,與青年人的消費心理和當代青年人的審美需求相結合,也要研究互聯網時代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與最新的高科技相結合?!?   在中山大學旅游學院教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名錄遺產地可持續旅游教席主持人張朝枝看來,文創產品傳播力取決于文化遺產旅游性。   觀察研究文創雪糕、考古盲盒等文創產品掀起的文化遺產熱、博物館熱,張朝枝發現,文化遺產的形態、內涵意義被傳播所建構,提供給消費者購買,并在網上分享,“對于消費者而言,購買是一種線下體驗;分享到線上進行傳播、獲得點贊,消費者又獲得線上的體驗。線上和線下相結合,形成一個完整的旅游體驗,文創產品就成為連接兩種體驗之間的載體?!?   通過社交媒體的廣泛傳播以及不同平臺的轉載,文化遺產由此傳播出圈,以自身承載的故事和文化吸引更多人關注文化遺產,了解文化遺產的價值?!拔膭摦a品的旅游性越大,其傳播時間也更加持久?!睆埑φf。   文明交流互鑒共建和平和諧世界   文物有歸屬,遺產有國別,但歸根結底都是人類在地球進化演變發展的見證。在長期演化過程中,中華文明從與其他文明的交流中獲得了豐富營養,也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   但當前,在一些西方媒體引導下,西方社會對中國有很多誤讀和誤解。在這種情況下,應該如何提升國際傳播水平,讓世界更加了解中國故事?對此,中國外文局副局長陸彩榮提起一句中國的古話:“和而不同,求同存異?!?   “我們通過學習能夠交流,能夠理解,能夠找到求同存異、共同相處的基礎?!标懖蕵s表示,在任何一個時期,國際社會都需要相互了解、相互認知、相互溝通,本著求同存異的原則來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爸袊艘恢毕MㄔO一個美好的世界,中國人的理想是天下大同。中國也一直在為此努力,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   “我想,盡管當今世界有不同的制度、有不同的發展道路,但都是各國人民自己選擇的,各國都應該享有共同發展的權利?!标懖蕵s說,“我們要回到本質上、回歸人的本性,和平相處,共同建設美好家園,共同建設和平和諧的世界,這是中國一直追求的和平、發展、合作、共贏,也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緣由之一?!?
相關話題(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