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負極概念股」中國石墨預告純利增長52%(panthenol) 新能源車降本趨勢推動發展

  • A+
進入港股業績公告期前,多間公司陸續發布盈利預告,其中去年7月掛牌上市的「鋰電負極概念股」- 中國石墨集團(2237.HK)公告盈喜的好消息,預計2022年全年稅后純利較2021年同期增長不少于約42%,若扣除非經常性上市開支及政府補助,調整后純利同比增長不少于約52%,達至約人民幣8,000萬,反映集團實際業務表現穩健增長。中國石墨的核心產品石墨是新能源汽車鋰電池的核心材料,前景可期,而集團亦交出亮麗成績,公告指集團受惠于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快速增長,石墨價量齊升,貢獻可觀收益及盈利。集團亦從多方面增加產能,包括提升經營效率,增加鱗片石墨精礦及球形石墨的產量,加之集團于2019年取得中國黑龍江省北山礦場采礦權帶來協同效應,進一步提升產量的同時持續拓展利潤空間未來有望借行業發展進一步提升業績表現。新能源汽車爆發式增長龐大負極材料需求達180萬噸獲市場譽為「鋰電負極概念股」,中國石墨與新能源汽車產業離不開關系。根據乘聯會資料,2022年內地新能源車迎來爆發式增長,新能源乘用車累計批發銷量為649.8萬輛,同比增長96.3%。在新能源汽車的強勁需求的帶動下,動力電池產業迎來了快速發展,成為近年來增長最快的產業賽道之一。根據EVTank數據,2025年全球鋰電池需求預計為2,757.3GWh,較2022年出貨量為957.7GWh,3年復合增長達42.26%。另參考ICC鑫欏信息預測,2023年全球鋰電負極材料需求量預計將達180萬噸。石墨是鋰電池負極主要材料,含量約為鋰等其他關鍵原料之5至10倍。隨著新能源車的市場日益增長,石墨的需求更趨殷切,而各大負極廠商更將積極提升技術水準,降低成本,以提升競爭能力。中國石墨的2022年業績再創高峰,其中一點亦提及提升營運效率有助提升產量,反映公司的營運效率持續提升。中國石墨為港股罕有天然石墨標的大勢所趨除了提升運營效率,中國石墨生產的天然石墨產品于行業內競爭力持續提升?,F階段市場用來制造負極材料的石墨產品主要分為天然石墨及人造石墨,相比于由天然石墨礦開采并加工而成的天然石墨產品,人造石墨目前主要通過將針狀焦、石油焦及瀝青焦等原料進行人工石墨化取得,考慮到人造石墨生產過程中存在高耗能且高碳排放(研究指生產合成石墨之碳排放約為開采天然石墨之4倍),因此天然石墨的生產更加符合國家「雙碳」戰略的大方向,預料能受惠國家政策,成為大勢所趨。根據Benchmark資料,到2030年,天然石墨預計將成為電池材料中最大供應缺口,需求超過預期供應約120萬噸。就應用而言,天然石墨在海外應用較為成熟廣泛,而國內能耗雙減政策趨勢下,產能緊張加工費高漲,預料天然石墨成本低、能量密度高的整體優勢突出,目前業內有人造天然摻混使用趨勢,天然石墨負極市場不容小覷。中國石墨為港股首間天然石墨企業,以垂直整合一體化運作,經營石墨新材料研發生產,在產能上持續突破。集團于2019年起于黑龍江省蘿北縣取得優質 石墨 礦場(碳含量高)之采礦權,形成對上游資源控制、中游深度加工及銷售的垂直整合模式,以穩定供應、較低成本、原材料控制和專利加工技術等優勢提升競爭能力。盈利可望進一步優化具支持2024年建成新廠擴產集團的盈喜預告并非無跡可尋,除了市場需求持續攀升外,集團自身的財務亦穩健提升。參考招股書資料,集團于2019至2021財政年度分別實現收入約1.24億、1.69億和1.98億元 (人民幣?同下),年復合增長為26.6%。相對股東應占溢利約2,455萬、3,688萬和5,333萬元,邊際利潤率為19.84%、21.86%和26.88%,盈利能力持續見優化。溢利的年復合增長達47.4%,較收入增速高出近八成。參考2022年上半年業績,一至六月經調整除稅后純利 (不包括非經常性上市開支及政府補助) 約2,160萬元,較2021年同期約1,800萬元,增長約20%;經調整純利率也由21.8%提升至23.1%,絕佳往績支持下,相信盈利表現可望進一步優化。此外,招股書列出中國石墨的自有礦山于2023年預計可實現年產50萬噸石墨礦石,集團亦會于2024年建成一座新的選礦廠,以增加產能。因而除往績之外,管理層也讓市場看到,集團正在積極提升競爭力。股價分析中國石墨自2022年7月上市至今接近八個月,過了首半年交投活躍期后,今年1月成交金額也逾2.13億港元,截至2月13日),不足半個月內成交額已逾1.72億港元,可見股份一直獲得市場關注。另按月線圖分析,該股仍受追捧,從去年7月至今年1月的月結收市位介乎0.57至1.14港元,而于2月14日則收報1.38港元,較上述月結收市范圍還要高。當日更一度高見1.44港元,為去年8月23日以來最高,接近半年高水平,配合近期新能源汽車股板塊近期造好,若本周能企穩1.40港元關,今年底前料進一步上試2.00港元,潛在升幅45%。若能突破此水平,則中長線有望上試3.00港元關。聶振邦(聶Sir)筆者確認本人及其有聯系者均沒有出現以下兩種情況,其一是在執筆前三十天內曾交易上述分析股票;其二在文章發出后三個營業日內交易上述的股票。此外,筆者現時也并未持有上述股份。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并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原文在2023年2月15日刊登于富途牛牛)
相關話題(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