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中國(珠光寶氣大結局)人眼里的西洋古董家具

  • A+

上海大劇院畫廊將于今年6月18日至7月3日舉辦《域外遺珍·十九世紀歐洲古董家具名品鑒賞會》,共展出來自英國、意大利、法國、匈牙利等國一百多件家具精品及貴重飾物,它們集中體現了十八世紀以后歐洲家具和裝飾品制造業的最高水平,反映出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多姿多彩的風格款式和藝術大師們的獨特匠心。尤其值得關注的是這次展出的許多作品達到了博物館藏品的級別,有的著錄史冊,有的甚至是稀世珍寶。

中國人習慣于接受平面方整的家具外形,這很可能是和中國的漢字結構有關。而西方古典家具則很多強調曲線弧度、講究形體姿態以及體積感,恐怕和西方其他門類的藝術一樣,均來源于自古希臘以來西方文化對人體的崇尚、研究和欣賞的傳統。

中國明式家具的產生與成熟和當時文人的生活環境、人文理想很有關系。老莊的簡約無為、新儒家的清淡雅致,既反映在盛行不衰的文人水墨里,也體現在當時的家具與文房四寶的設計上。明式家具看上去似乎都比較簡單平淡,其實里面自有丘壑,氣象萬千,它包含了經過高度抽象提煉的形象之外的“大美”,那是中國士大夫文人磨練了幾個世紀的一種文化精神。

然而到了近現代,一旦它的精神背景被剝離,中國歷代文人曾經注入的那種文化內涵在主流社會逐漸消解淡出之后,就像釜底抽薪那樣,現行的中國傳統樣式家具突然失去了它原先的意義,原來載負在家具上的“神”、“韻”或靈魂內容已經不再獲得或無法傳達,那么自然就剩下空洞的軀殼了。而與此同時,它又沒有經歷過西方藝術的那種外露的、孜孜求“形”、唯“形”為上的歷史發展階段,也沒有像西方現代藝術或現代設計那樣在自身傳統的基礎上去完成歷史性的銜接與轉型,那么就很容易陷入“神形俱喪”的危機而無所適從。這是目前普遍存在的“中國傳統文化如何現代化”的困境在中國家具發展現狀中的反映,中國傳統家具制造業正面臨著方向曖昧的困惑。這從今天產量巨大的紅木家具產業的走勢,以及一般設計師和收藏家的審美口味與選擇標準中可以得到印證。造型和創意并不顯得重要,制作工藝的講究與否也放在第二位考慮,而木材的昂貴稀缺與否變成了人人關注、至高無上的評定標準,只要是紫檀、黃花梨,可以貴得離譜,但仍然搶手;是否實木、重不重、材質真不真已成為市場和藏家們普遍的價值導向和做決定的依據。中國以明式家具為代表的器物文化、高雅品質最后竟然蛻化、式微到了稱斤論兩地賣木頭的地步!令人感到諷刺的是,中國明式家具所倡導的那種簡約含蓄的藝術哲學卻在四百年后“跑”到了德國,鮑豪斯學派和現代極簡主義藝術把它演繹為另一種版本。

這次鑒賞會將讓我們領略一下西方家具在現代主義之前曾經呈現過怎樣千姿百態的圖像,看一看和我們不同思維結構的族群曾經是怎樣去開拓“形”和“美”的世界,聯系今天已變得抽象、理性、“觀念”、極簡的當代藝術設計,它們是怎樣去完成這種歷史性轉型的,古典和現代南轅北撤的外觀形式之間究竟有什么必然的、內在的關聯,其中有哪些值得我們借鑒或發人深思的地方。它將啟發我們中國家具業如何在自己的傳統的基礎上創造出一個認人矚目的現代版本,這是一個歷史需要我們完成的命題,也是對現存中國家具設計和市場的一次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