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檔家具消費勿崇(cad家具尺寸)洋媚外

  • A+

近來,達芬奇家具產地造假問題被媒體曝光,引發了家具行業的連鎖反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中國是世界家具的鼻祖,特別是簡約的明式家具和繁復的清式家具,在藝術上一直是難以超越的巔峰。天價的“假洋品牌”出現,一方面由于國內缺乏國際大牌家具,市場魚龍混雜;另一方面,由于消費者本身缺乏分辨能力,盲目崇拜進口家具,才出現“人不識貨錢識貨”的現象。

中國是世界家具的鼻祖

事實上,國人在高端家具領域,根本沒必要盲目崇洋媚外。從款式上說,中國是世界家具的鼻祖,簡約的明式家具和繁復的清式家具,在藝術上一直是難以超越的巔峰。從材質上說,中式家具多為硬木家具,其材質多為紫檀、花梨木、酸枝木、鐵梨木等,僅木材本身在短短幾年里就升值十幾倍;而歐美家具多為椴木、胡桃木等白木,木質較為輕軟。從技藝上講,諸如貼金、雕刻等技藝,都是中國傳統手工藝。

謀利心切 市場魚龍混雜

近年,中式家具飽受魚龍混雜的困擾。比如,人們習以為常的“紅木家具”,本身就是“搗漿糊”的稱呼。據了解,在清宮檔案以及朱家蟲尋等故宮文物專家的著述中,始終看不到“紅木家具”一詞,只有“硬木家具”的說法。實際上,硬木的價格差距上百倍。比如泰柚木目前每噸價格在120萬元以上,而所謂的金絲柚、環境柚木每噸價格卻只需要4000元左右。再比如,小葉紫檀每噸價格在100萬元以上,而花梨木中最次的非洲花梨木,每噸價格不過6000元。

審美品位亟待提升

“達芬奇”之亂象既與商人謀利心切有關,也與國內消費者的“崇洋”心理分不開。要想改變這一現狀,除了政府部門對企業加強監管,還需要國人培養更高的鑒賞力和審美品位,逐步擺脫虛榮消費的怪圈,這樣,家具消費才能回歸理性。

進口家具消費者知多少

2%的消費者非常信賴喜愛進口家具

34%的參與調查者認為“進口”的標簽只是家具加價的噱頭,也是高價的代名詞;26%的參與調查者擔心自己在國內看到的“國際知名品牌”其實并非如此,或許只是個二三線小品牌。對進口家具持懷疑和保留態度的參與調查者總數超過六成,僅有2%的參與調查者表示自己非常信賴及喜愛進口家具。

75%的消費者希望產地與品牌來源相同

9%的參與調查者理解的“進口家具”概念是:品牌與產品都是進口的;16%的參與調查者認為進口家具的概念是:品牌來自于國外、產品全球采購;11%的參與調查者知道有些產品來自于外國品牌在中國的工廠;75%的消費者希望產地與品牌來源相同。

75%的消費者希望買到的是“原裝進口”

75%的參與調查者表示不會購買“A貨”(高仿)家具,在購買時會認準原產地,如果是沖著“進口”的名頭而購買,那就一定要買到原裝進口的家具;14%的參與調查者表示自己可能會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忽悠”了;僅有7%的參與調查者表示自己只是沖著樣子購買,不在乎產地在哪里,甚至會主動尋找A貨家具。

54%的消費者不識海關報關單

20%的參與調查者表示不清楚也不在意在購買進口家具時需要核實的海關報關單;54%的參與調查者則表示不知道需要核實海關報關單,而在如何看懂報關單的問題上也不具備相關的專業知識。12%的參與調查者表示,對于報關單完全說明進口家具身份的能力仍存在質疑。

中家協發表 依法誠信經營倡議書

達芬奇家具造假事件猶如一枚深水炸彈,在家居行業引發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假洋品牌”海嘯,一輪信任危機在家居行業席卷開來。7月中旬,中國家具協會發表了“關于依法誠信經營的倡議”,對家具全行業發出呼吁:

一、堅持依法誠信經營,按照國家標準要求,執行產品標識規定,要求明碼標價,明示產品用材,正確介紹產品。

二、堅決實行產品“三包”規定,做好售后服務,認真解決消費者提出的服務需求。

三、堅決反對以假充真、以次充好、虛假宣傳、侵犯知識產權等不法行為。

四、積極配合國家主管部門開展規范家具市場工作,努力實現不合格產品不進入市場。